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部落_大明1617
米读小说 > 大明1617 >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部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部落

  沿途的墩堡不仅是瞭望塔或守备点,也是补给点和维修点。

  将来总是要有车队从土默特一带出发抵乌里雅苏台,也就是却图南城,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点,在几年内可能用处不大,但当几十年的发展后,当卫拉特人雄心勃勃的杀过来的时候,这座城池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对将来控制漠北,控制天山山脉一带,进而控制整个西域地区,却图南城都是相当重要的。

  就算是现在,这两个城一建,等于是在漠北西部加了两把大锁,将一切隐患排除在两把大锁之外。

  而从青城抵达南城的线路,也是将大片地域纳入统治之内的必经之路,这一大片地方可以由和记直接掌控,不管是屯田还是放牧都可以用的很舒服,比抢来的土地用起来更加随心所欲一些。

  对于掌握这些地方,和记上下都很有信心。

  人力,财力,物力,都很充足,没有理由不成功。

  至于张瀚本人来说,也没有考虑过有失败的可能。

  在清朝后期,这里曾经是大盛魁商号的商业线路之一,这个本部在山西张家口的商号控制了内蒙和外蒙的大部份的贸易,在极盛时,这个商号在外蒙有五六千商人和伙计,两万多驼马,不停的来往青城和库伦,当然还有恰克图和乌里雅苏台,这个商号是一群张家口的山西商人掌握,他们有效的抓住了清末时对蒙贸易的主导权,在其跨掉之前,已经由对蒙古贸易积累了过千万两白银的家底。

  从张家口到乌里雅苏台是四千五百多里路程,那些山西商人一年最多往返两回,赶着驼马队在茫茫草原上来回经行,在蒙古部落中和马贼,狼群的威胁下不停的赚取着财富,连一群普通的商人都能达到的成就,其组织性和武力,难道还能超过今天的和记?

  九月初旬时,在第一场落雪降下的时候,张瀚等人抵达南城。

  不过头一回张瀚并没有在南城停留太久,因为回程时还要到南城这边来,所以只在南城呆了几天,见了见驻守人员,看了看即将完工的城防工程,巡视和接见了附近火路墩的驻守人员,同时慰劳了沿途送补给物资过来的辎兵……车队是从库伦方向过来的,也是有一千多里的路程了,往返都是不易,好在现在沿途的补给点和维修点都修起来了,在补给上要方便了很多,在头一回出征时,南路军还好,北路军可是吃足了补给不利的苦头。

  不过也是证明了一点,和记在饿肚子的前提下将士们还是照样能保持相对高昂的士气,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怨言和沮丧心理,更不要说军心不稳,大规模的违反军纪,乃至哗变的事情了。

  在打下却图汗部之后,军政和军工,军需各司在军令司的统一提调下,通过政事官会议确定了修筑南城和北城的计划,同时开始在沿库伦到南城和北城确定了两条补给线路。

  在修城之前,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来打通补给通道,肃清少量的马贼,镇压敲打那些不服气的小部落,同时沿途修筑补给点,在春季时就开始的工程,一直到九月还没有彻底完工,主要就是先期的补给线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当然也有庞大的人力和物力补给,今年初到秋季,台湾那边也投入了重金,并且没有什么反馈,财政压力却变小了。

  这归益于帐局收益的增加,现在整个北方的帐局资金早就过百万,并且在向二百万两这个庞大的数字冲击。

  可以说大明国库里的银子也未必比和记多,甚至很多时候是远远不及。

  如果和记是在南方起家和发展,可能帐局规模早就过百万了。

  这半年是蓬勃发展的半年,也是和记飞速壮大的半年。

  去年的财政赤字被抹平了不少,少了台湾的收入,却多了货物倾销和帐局还有保险业的收入,加上这半年多来除了规模不大的对却图汗部的战事之外,到处都以守势为主,军费开支大幅度缩减,这也叫田季堂松了口气,开始支持财力给军工司,加快军用品的生产,同时对却图南北城的建筑加大投入,缩短时间。

  另外就是西线的调兵和投入也加快了,补给线拉长了,并且多修了多个军堡和墩台。

  再往下和记就不会把修军堡当成大事了,估计两三年内,会把旧五原城,云内州,集宁城,尚义城,都增补修筑为方圆五里以上的大城,成为一个个草原上的中心城市,用这些城市以点带面,加快各处的发展。

  屯恳,开矿,种植各种作物,小麦,糜子,高粱,豆类,包括新作物,玉米,番薯,土豆,都是大量种值。

  经济作物则是以烟草和棉花为主,种植面积也在逐步扩大。

  番薯也可以算是经济作物,毕竟草原上的汉商与和记都在用番薯酿酒,俄罗斯人的需求量极大,酿造多少出来都是被他们给包圆了。

  据说番薯酿造的烧酒对俄罗斯本国的酒类市场冲击相当大,这是必然之事,烧酒便宜又量大,不象俄国现在的伏特加酒酿造原料昂贵,工艺复杂,所以酒的产量极低,这造成伏特加的价格相当昂贵,俄罗斯人的嗜酒在后世都是举世闻名的,有了番薯烧酒进入之后,对其本国的酒类冲击颇大,好在其嗜酒人群太多,暂时来说和记和草原汉商的出产还远远不足满足俄国市场的需求量,在短期的冲击之后,估计会形成高端和低端人群分别的酒类市场,这些事情无需干涉太多,市场就会自我调节。

  另外烟草的种植面积也大幅度扩大了,认真来说内蒙这边不太适合种植,优秀的烟草需要的气候环境是草原上提供不了的。

  但既然这年头辽东能种值,草原上为什么不能?

  这个时代的人也不象后世的人生活环境那么优裕,有充份的本钱来矫情,这年头的人抽树叶的都大有人在,真正的烟草哪怕是再劣质的也会卖的连碎渣也不剩下,除了向俄罗斯人倾销烟草,过剩的产能会卖给北方市场,虽然张瀚感觉做烟草买卖并不好,但毕竟烟草不是毒品,他的道德洁癖也不重,最少没有重到有银子不赚的地步。

  除了供应俄罗斯人,烟草和劣制的烧酒潜在的大客户群体也是蒙古人,一样的嗜酒和处于苦寒之地,冬天一下雪经常困在蒙古包里多少天出不了门,这样的群体注定是酒和烟草的忠实客户群,没有可能例外。

  这一次自西北往却图南城和北城,也是要打通对西部蒙古人的商道,卫拉特人现在实力不强,野心不大,他们也会派驼队过来贸易,如果在却图南城建立一个贸易中心点,建成一个贸易城市,好处就是可以辐射西边的大半部落,甚至能提前把影响力输入西域各部。

  如果能提前二十年做一些工作,张瀚和他的部下们还是很乐意的。

  不管怎样,收复了漠北之后,下一步的目标当然是西域,还有奴儿干都司故地。

  张瀚在领土上的野心和俄罗斯人一样强烈,他有一种穿越客特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有很多事情未必是他的责任,但既然他已经努力到了现在的这种地步,不试一下的话,自己心里的坎都过不去。

  初次抵达南城时,张瀚只做了短暂的停留就直接往北城,在北城主要是考察防御,接见主持北部防御的驻守部队的主官,巡视辎兵队伍,考察一个个补给点,在北城一带巡视了七天之后,张瀚才又再次南下,这一次就是要在南城与附近接到通知的二十多个小部落的首领和长老们会面了。

  扎萨克图汗部,和托辉特部,森林兀良哈部,辉特部,和硕特部……这些只是大部落的统称,每个大部落下又会分成若干个小部落,各有首领,在漠北的蒙古组织比起漠南更加的分散和破碎,辉特部严格来说就是卫拉特蒙古的一个分支部落,但平时又是和喀尔喀诸部来往密切,他们活动在赛音诺颜部的左侧,与唐努乌梁海的喀尔喀人牧场交接,平时有小规模的摩擦,多半时间则是相安无事。

  和硕特部则是卫拉特四部中最靠近东部蒙古的地方,卫拉特人的祖先是在叶赛尼河上游放牧,距离蒙古本土好几千里远,在成吉思汗兴起的时候,四个千户组成的卫拉特部落开始与蒙古部落交好并通婚,最终臣服在蒙古帐下,但他们本质上来说是和蒙古人不同的游牧民族,称他们蒙古人只是历史现象,而不是一种真正严格的民族区分,严格来说,卫拉特人根本不是蒙古人。

  和硕特人的侧重中心在天山北侧,后来在准噶尔部的压迫下转向南侧,有时候他们也会跑到北侧,和那边的哈萨克人和俄罗斯人发生冲突,争抢牧场。

  在卫拉特人最强大的时期,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西藏,西域,都在其掌控之下,其建立起了七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强悍汗国,如果不是有国势正在上升期的满清,整个后世的世界格局都会有所不同。

  据说和硕特人派了几个台吉前来拜见,不过叫军司高层失望的就是他们没有派来固始汗亲封的“八台吉”中的其中一个,而只是普通的小台吉前来。

  八台吉就是固始汗的八个儿子,受封台吉,各自分守一方,从台吉的数量和掌握的地盘来看,固始汗和其掌握的和硕特部实力不在漠北三部之下,应该有最少动员七八万骑兵的实力。

  当然蒙古骑兵不能完全看数字,而是要看其披甲的精锐数字有多少,纯粹的骑兵数量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从北城折返时,已经连续下了两场雪。

  好在雪不大,下雪之后的晴空使积雪大面积的融化,只有背阴的草坡上还有明显的残雪痕迹。

  这一次张瀚折返南城时,来往的人流明显要稠密很多。

  辅兵车队变多了,似乎是源源不断的往却图南城运送着各种物资。

  南城已经接近完工,建成之后它的任务其实是比北城要重,北城距离库伦很近,沿途轻骑行军几天就能赶到,而且是和实力较弱的辉特等部接壤,所以北城的任务相对于南城要轻松许多。

  “马武他们过来了。”

  蒋义眯着眼看着远方,一望无际的草原太容易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疲乏。

  好处就是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就发现人和马的踪迹,不管是战友还是敌人都很容易被发觉踪迹,使得蒋义可以从容部署应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mdxs123.com。米读小说手机版:https://m.mdxs123.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